再談瑜珈練習與人體動作功能間的鴻溝

資深瑜珈教師,整體療癒師 Emma Newlyn 曾說過:「瑜珈,當以 “正確” 的方式練習時,可以幫助我們在日常工作中變得更加專注,使我們的行動中更加貼切,對他人更加富有同情心。它還可以幫助我們培養一個真正感覺舒適、不易受傷、更有能力做事的身體。然而,以 “錯誤” 的方式練習,我們很容易產生自戀、過度競爭、自我膨脹,以及過度拉伸、疲累的身體,也許能夠在  Instagram 照片中看起來很棒,但就僅此而已……。」


當然,可能有人會爭辯說,沒有絕對的 “對”“錯”,一切都只是個人觀感的不同而已!


但你是不是寧願以一種有幫助的方式練習,而不是傷害性的呢?


Emma 在文中所指的 “更有能力做事的身體”,即是指更具 “功能性” 的動作模式,而非指更柔軟的身體,或更高難度的體位法。換言之,能完成更具挑戰的動作,並不等於擁有更好的功能性動作模式,因為這中間牽涉到許多人體的動作合宜性、肌肉代償、關節穩定度及生物力學等複雜的議題。


當我們在世界各處走動時,身體需要能輕鬆舒適地伸手、蹲下、扭轉和彎曲,還需要 “穩定性” 在此過程中保持身體的安全。更不用說,我們更多的日常任務,是需要 “舉”“推”“拉”“搬運” 的力量,而不是柔軟度。


如果你是一位瑜珈練習者或教師,很可能在有人跟你抱怨背部疼痛、關節僵硬和肌肉酸痛時,你就給他們 “開” 的瑜珈練習,這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呢? 


但你可知道許多背部疼痛或關節僵硬的人們,主要的狀況是身體力量和穩定度不足,所以才會造成某些肌肉緊縮,以協助身體和關節穩定,而產生僵硬或疼痛的現象,但他們真正需要的是關節周遭的肌肉力量增強,而非 “打開” 或伸展,因為這反而會使身體和關節更加地不穩定!


知名的脊椎生物力學大師 Stuart McGill 甚至曾大聲疾呼:「停止做那些愚蠢的伸展,你才能減低疼痛的敏感度。」而這些伸展動作包括瑜珈練習中常見的:站姿前彎、仰臥姿單腳或雙腳的抱膝到膝……等體位法。


許多自 60 年代開始練習瑜珈的人們,現在已以自身的經驗揭示,多年的彎曲、伸展等柔軟度練習,實際上會導致一連串的身體傷害、神經損傷、關節磨損和慢性疼痛。只是有很多人並沒有將這些病痛與自己的瑜珈練習聯想在一起,以為自己是因為老化或其他的問題所致。


Emma 也指出:「現在瑜珈界正在發生的事情是,我們正在逾越正常和健康。」而另一位資深的阿斯坦加 (Ashtanga) 練習者及教師 Diane Bruni 也建議,不要像社群媒體上 “標籤” 宣揚的那樣,堅持 “每天” 練習瑜珈,每週練習一到兩次瑜珈就足夠了!


關節活動度的增加通常會降低其穩定性。儘管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體位法練習與神聖的內在意識有所連結,且每個體位法都有更深層次的含義,但就如同我時常對人們說的:「當我們在提升內在或能量層次的同時,也不應將身體的功能作為犧牲品。」


很認同 Emma 老師所說的:「這是關於人,而不是姿勢。瑜珈過度活動性表現的照片,向那些關節沒有異常活動範圍,或韌帶極度鬆弛的人們傳達了錯誤的訊息。我們要以最純粹的本質練習真正的瑜珈,你不必要能夠手或頭倒立,將四肢延展或保持平衡數小時,你只需要真實、誠實、良善及處於當下,覺知到自己並活在這個世界上。」


如果你還不清楚人體動作功能的真正意涵,坊間有許多運動科學及生物力學的相關課程值得參考,我也會鼓勵每一位瑜珈教師和練習者多多涉獵這方面的知識。如此一來,我們才能為學員和自己創造更多的健康效益,而非累積慢性的損傷。


【推薦課程】

🧘‍♀️ 給瑜珈人的動作評估與功能促進一日工作坊
https://bit.ly/3sDmf3s

🧘‍♀️ 加拿大 PCA 疼痛照護瑜珈 國際認證師資培訓 Level 1 課程
https://bit.ly/3sqh859

🧘‍♀️ 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國際認證師資培訓課程
https://bit.ly/354zb9w


【相關書籍】

📖 麥吉爾腰背修復手冊
https://bit.ly/3HboWy9


【Instagram】

📱 https://bit.ly/3rDP0MZ



Reference:
Emma Newlyn (2022). Yoga, flexibility and controvers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khartyoga.com/....../yoga-flexibility-and......

Photo by Jade Stephens on Unsplash

#瑜珈療癒 #瑜珈療癒師 #瑜珈 #瑜伽 #動作功能 #動作模式 #生物力學 #神經科學 #覺知 #身心療癒 #身心健康 #全人健康 #YogaTherapy #YogaTherapist #Yoga #FunctionalMovementPatterns #Biomechanics #NeuroScience #Awareness #HealthCare #Wellness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5 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師資培訓課程(2025/9/25)

什麼是「沉浸式 RYT 200 瑜珈師資培訓」?

呼吸練習引導的藝術 (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