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4的文章

脊髓擁有自主學習和記憶的能力

圖片
你知道脊髓具有學習及記憶運動的能力嗎? 你知道在 「瑜珈療癒」 (Yoga Therapy) 的練習中,如何運用脊髓的這項功能嗎? 前幾週發表在《科學》(Science) 期刊中一項研究指出,脊髓擁有自主的學習和記憶能力,這挑戰了人們長期以來認為脊髓只是大腦和身體間訊息傳遞媒介的觀點。透過創新實驗,研究小組確認了兩種不同的神經元,使脊髓能夠獨立適應和記憶運動。 這為脊髓 「神經可塑性」 提供了新的見解,也讓我們得以重新思考如何運用這項發現來協助人們恢復健康。脊髓的作用通常被簡化為簡單的中繼站,在大腦和身體之間傳遞訊息。然而,脊髓實際上可以自行學習和記憶動作。 「法蘭德斯神經電子學研究中心」(NERF) 的研究團隊發現,脊髓中的 「背側」 和 「腹側」 神經元能讓脊髓完全獨立於大腦進行主動學習和記憶。脊髓透過整合不同來源的 「感覺」 訊息來調節和微調我們的動作,在無需大腦的輸入情況下,即可進行這樣的運作。背側神經元幫助脊髓學習新的運動,而腹側神經元則幫助它記憶並在日後執行該運動。 研究人員指出: 「我們描述的迴路可以為脊髓提供促進運動學習和長期運動記憶的方式,這兩者都有助於提升我們的運動能力,且不僅在正常健康的情況下,特別在大腦或脊髓損傷恢復期間更別具效用。」 在瑜珈療癒的應用領域中,不管是針對腦部和脊椎損傷、持續性(慢性)疼痛或創傷壓力症候群等患者,都會運用神經迴路可重新塑造的特性,透過特殊的運動和練習方式,來改變神經的敏感度和運作模式,以減緩疼痛、焦慮等症狀,並提升人們的活動能力,其中包含多元感覺輸入刺激、動作邊界探索、神經減敏…..等方法。 而這些方法也在臨床上產生許多實質的效益,協助人們逐步改善了健康。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我也時常將這些技法帶入團體的瑜珈練習中,經常能看見許多相當好的效果。這也是我總是將神經重塑的技巧帶入各項師資培訓和工作坊中的主要原因,因為如果我們能善用這些神經系統的特性及調校方法,我們就能為人們創造出更大的效益。 如果你是一位身心工作、健康照護或運動訓練的從業人員,我會很鼓勵你多去了解神經系統這門學問,因為它將能寬廣你的眼界,並讓你運用不同的思維和方法來協助一個人! 【相關課程】 🧘‍♀️ 疼痛照護瑜珈師資培訓 Level 1 基礎課程(超級早鳥優惠 5/31 截止) https://reurl.cc/yYbKV2 🧘‍♀️ 2024 新...

語言的力量:瑜珈課中的賦權語言

圖片
你知道什麼是 「賦權」 語言嗎? 你的瑜珈老師會賦權給學員嗎? 你想成為一個能賦權給學員的瑜珈老師嗎? 「賦權」 (empowerment) 也稱為 「賦能」 ,若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指的是個人透過學習、參與及合作等過程,以獲得掌控自身相關事務的能力。研究顯示,一個人若能感知到自己擁有掌控力,可減少心理壓力,並能預測正向的健康行為。 然而,在許多的瑜珈課程中,賦權的語言並不存在。老師經常使用封閉式的語言,創造出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練習方式。我知道有許多人喜歡這樣的引導方式,因為跟著口令練習是最不需要思考,也最不需要靠自己下決定的一種方式,但長久這樣練習下來,我們將被剝奪學習自我掌控的機會,得到的可能只是身體操練的爽快感,而逐漸失去了自我覺知及為自己做決定的能力。 除此之外,賦權也與神經系統中真正的安全感有關(這跟你認知的安全感並不相同),如果說瑜珈練習是為了改善身心健康,那麼缺乏神經系統安全狀態的身心,將難以啟動各系統的自我調校和療癒能力,這包含免疫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及情緒等心理系統。這也是為何我在瑜珈師資培訓和瑜珈療癒相關培訓中,會特別教導及重視賦權語言的原因! 如果你不太確定什麼是賦權語言,也許可從以下幾種部分看看你自己或你的瑜珈老師是否有採用賦權式的語言。 1. 以正向的語言來表達 : 如不說姿勢不應該怎麼樣,而是以正面積極的語言說明。例如在平板式中不說:「不要讓骨盆往下掉」,而是以正向的方式說:「嘗試讓骨盆與身體及雙腳維持在一直線上。」透過正向的語言,我們可以在整個教室中創造出積極的能量和氛圍。 2. 提供多樣自由的選擇 :       瑜珈老師的責任之一,是讓每個學員能找到自己當下適切的練習,而不是「規定」學員應該練習什麼,更不會去區分什麼是高階練習,什麼是基礎的練習。因為每一種練習都是深具意義,且每個人都該當能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3. 鼓勵停留在合宜的當下 : 瑜珈老師在課堂中,應以最簡單到最複雜的順序引導。在這樣的過程中,將可為學員提供許多 「停留點」 ,確保他們在選擇停下的地方感到自在,並鼓勵學員停留在合宜的位置。避免說:「如果你可以就……。」、「如果你不能就…….。」或「如果這太難就……。」因為這樣的語言會削減學員的自信與能力。 4. 不告訴學員應該有哪種感受 :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個非常獨特的身體,沒有...

我們從自身經歷中理解到什麼?又錯失了什麼?

圖片
我開始對 「創傷」 (Trauma) 產生興趣,乃是源於自己在運用 「瑜珈療癒」 (Yoga Therapy) 協助人們改善持續性疼痛的時候。後來在經歷了自己人生的重大變故和接受 「浴火鳳凰瑜珈療癒」 (Phoenix Rising Yoga Therapy) 培訓時,更深刻地體會到創傷對於一個人或是一個家庭的重大影響。 「每個家庭都有故事,述說著愛與失去、喜悅與苦痛。」 這是《修復家庭創傷》作者朱莉亞.山繆 (Julia Samuel) 在書中開頭所寫下的第一段話。一個功能完整的家庭,將能夠帶給兒女更為健康的身心發展。但無可避免的是,有許多父母並尚未從自身的創傷中復原,使得創傷代代相傳,形成了所謂的 「家庭創傷」 ,而這可能正發生在你、我身上。 國外有句俗諺說道: 「只要你不去說起或想起某件事,它就不會傷害你。」 這樣的觀念深深地影響著許多人們,讓他們藏起內心的傷痕,假裝過得很好,並且不輕易流露情緒。但就算這些傷痕被藏在看不見的地方,它依然會使我們心中的愛與失落變得日益複雜,變得讓人感到痛苦。 其實很少人會意識到這是心理創傷產生的後遺症,因為創傷不會說話,沒有時間觀念,只是一直存在於我們的體內,並讓我們保持高度警戒,就算造成傷害的事件已經過去數十年之久,那顆火苗仍然一點就著。這也是我在許多人們,甚至是自己身上時常看見的。 如果我們想避免創傷世代地傳遞下去,就必須從自身的經歷和體驗中開始理解並療癒自己。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不論是痛苦或愉快的情緒,都可以在我們的體內自由流動。當情緒被封閉起來時,就會發生功能失調。在家庭中,功能失調很容易從上一代傳給下一代,因為父母做出了 「示範」 ,孩子就會模仿雙親的行為,如此不斷循環下去。 然後,要面對或訴說這些痛苦並不容易。但我們也必須了解,痛苦是觸發改變的媒介。如果逃避痛苦,改變就不會發生。如果我們願意嘗試說出、經歷和處理這些阻礙,將能夠讓自己產生成長和改變,並形成新的家庭模式。 我很喜歡朱莉亞在書中提到的一段話: 「唯有當你朝能夠治癒的方向去努力,時間能治癒一切的這種說法才會成立。未處理的悲傷會留在心裡,即使過了許多年,甚至幾十年,依舊和它發生時一樣鮮明。」 我知道這一切都很不容易,但卻是讓我們自己及下一代活得更幸福、更健康的必經之路。 看見日益嚴重的家庭和社會問題,我多麼希望人們能了解「創傷」這回事更多,因為它不僅僅會影響某...

什麼是整合式瑜珈睡眠?

圖片
很多人看到 「瑜珈睡眠」 (Yoga Nidra) 時,第一個聯想常會認為這是一個針對睡眠問題的改善方法,雖然它確實能有助於睡眠障礙的改善,但瑜珈睡眠的功效卻不僅於此,尤其是 「整合式瑜珈睡眠」 (Integrative Yoga Nidra)。 那究竟什麼是整合式瑜珈睡眠?它又能產生什麼效益呢?整合式瑜珈睡眠其實由印度傳統的練習方式,導入心理學及身心學等概念和方法而成。你可以將它視為是一種放鬆練習,也可以將它視為是改善疼痛及創傷的輔助療法,另外它也能為我們帶來對生活的深入洞察,成為改變人生的轉化器。 整合式瑜珈睡眠著重的是讓 「感覺」 、 「呼吸」 、 「情緒」 、 「念頭」 及 「真實自我」 能在身體上真實 「體現」 (embodiment),使身心能夠完整連結,不被慣性的思考、行為模式及社會價值觀所箝制,以化解由內外在壓力所帶來痛苦。而這些痛苦便是常以不同形式呈現的身心狀況,如失眠、疼痛、情緒困擾、麻木感、緊繃感、生活失去意義……等。 我曾經在多次帶領整合式瑜珈睡眠的過程中,見證了人們真實地看見自己埋藏在心裡深處的內在渴望,而這些內在渴望有時甚至是連當事人在過去都不自知的。我也見過人們透過這樣的練習過程,開始轉變了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為自己開創了嶄新不同的生活,當然這也包括上述那些痛苦的改善及身心層面上的復原。 整合式瑜珈睡眠在國外經常被當作一種輔助療法來運用,尤其是在美國國防部及協助退伍軍人改善創傷症狀的機構和醫院中。以下幾篇研究指出了這樣的方式能對許多族群產生幫助:Pritchard, M. 等學者則在 2009年的研究中發現,整合式瑜珈睡眠能顯著減輕多發性硬化症和癌症患者的整體壓力感;Stankovic, L. 在 2011 年研究則顯示,整合式瑜珈睡眠能改善戰爭相關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的憤怒、焦慮及情緒反應,並增加放鬆、平靜、自我覺察和自我效能感;Thomas H. Nassif 等研究者在 2015 年的研究中發現,整合式瑜珈睡眠對曾受腦部外傷退伍軍人的疼痛強度、活動限制、生活品質有顯著的改善效果。 對我而言,整合式瑜珈睡眠是我在運用 「瑜珈療癒」 (Yoga Therapy) 協助他人時,一項深具意義且能提供幫助的方法。如果你對這樣的方法感興趣,歡迎你來參加我將在 7 月帶領的 《瑜珈睡眠與身心復原工作坊》 ;如果你對睡眠議題感到興趣,也歡迎你來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