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5的文章

一個關於「賦權」的小故事……

圖片
幾年前我在網路上曾讀到一個小故事,一位瑜珈教學者因學習到 「賦權」(Empowerment) 的概念,而開始使用更開放的引導方式帶領瑜珈練習。不過,經過一段時間後,他決定再也不使用賦權語言帶領課程,改回原本的指令(命令)式語言,原因是這位教學者認為他使用賦權語言後,很多他認為學員做得到、能停留更久的動作,學員不再像以前一樣 「堅持」 下去了。他說: 「我是為了他們好,所以希望他們能在每個動作中堅持更久」 、 「有些人就是需要鞭策才會進步」 。 看到最後幾句話,不禁讓我回想起身邊許多人的故事和心聲。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 「我是為你好」 這句話,這在過往的家庭及學校教育中十分常聽聞到,因為我是為了你好,所以要求你去選擇不喜歡、不適合的科系或工作;因為我是為了你好,所以禁止你去學習及發展自己的興趣,甚至是讓你過著一點都不快樂的生活。 其實,人很容易將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觀套用在他人身上,替他人決定哪些是對他們好的、哪些是適合他們的。但事實上,那真的是適合他們的嗎?我們真的了解他人的所有感受和需求嗎? 賦權,指的是給予個人或團體權力和資源,以便他們能夠自主地做出決策和行動。這不管對個人的身心健康,或是組織的和諧及效能,都具有相當深遠的助益。如果一個人被剝奪的自主權,雖然短期可能會在一個人的某些層面上看到世俗眼中的 「進步」 ,但以長期來說,卻經常會逐漸衍生身心疲乏、耗竭……等問題,讓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失衡。 尤其瑜珈強調的是 「覺察」 及 「尊重」 自我的身心,何以瑜珈教學者需要 「鞭策」 練習者?教學者又有什麼權利去強行介入他人的身心、生活及自由意識?以及單方面決定練習者一個動作應該停留多久呢?瑜珈教學者就比練習者高人一等嗎?會比練習者本身更了解他們自己嗎?這也許都是很值得身為瑜珈練習引導者的我們好好思索的部分。 我個人使用開放式賦權的引導方式已將近十年之久,在過程中看見了許多人們展現了他們的潛能、自主性,以及令人動容的進展。就算有些人在過程中終止了瑜珈練習,或發生了我們並不樂見的事情,但那都是他們的個人選擇及人生不是嗎?我想如果瑜珈練習引導者能提供一個開放、支持、陪伴及讓人能更自在做自己的場域,也許就已經相當足夠了! 【相關課程】 🧘‍♀️ PCA 疼痛照護瑜珈師資培訓 Level 1 基礎課程(2025/6/27) https://reurl.cc/V0QqW6 【更多文...

《我們,一起練愛》新書分享

圖片
一開始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以為作者只會像大多數的書籍一樣,談論一些人與人關係間的「道理」和改善關係的「小訣竅」。不過,當我開始閱讀後,我發現這是一本相當有內容的書,而不是陳腔濫調的關係修復心靈雞湯書。 作者提到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探詢是: 「跟我說話的是哪個『你』呢?」 當我們與家人、伴侶、孩子出現衝突或爭吵時,究竟我們是用哪一個自己在回應呢?是愛對方的自己?還是曾經被其他人傷害的自己?是想解決問題的自己?還是失去理智的自己? 作者指出,在充斥較多問題的關係裡,通常有一方或雙方是較常以 「適應型小孩」 的特質來應對的,適應型小孩的特質包括:黑白分明、完美主義、殘酷無情、頑固死板、尖銳嚴厲、死硬不屈、堅持篤信、全身緊繃。這也許值得我們參考和借鏡,用來檢視自己的反應模式。 書中另一個很吸引我的部分是,作者透過 「腦神經科學」 及 「神經可塑性」 來探討關係的議題,並藉由解鎖及開啟神經路徑來作為改善關係媒介。書中提到解鎖及開啟神經路徑需要具備兩大要素。第一,必須用外顯的方式帶出內隱的訊息,人們有時會需要一些協助,才能看到自己看不到的地方。第二,必須要有某種反彈的力道,落差要夠有感,腦中要出現「噢不,我應該不想再這樣繼續下去吧」的聲音。這與我們在瑜珈療癒中採用的方法相當雷同,透過深切的覺醒來使人產生自我的轉化,以改變某些行為及神經反應模式。 雖然這本書是以婚姻關係為要探討議題,不過我認為作者論述的內容,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探索我們與自己的關係,也能擴展應用到家庭、親子及朋友間的人際關係。作者穿插理論、實例及反思的生動呈現方式,也相當能引人入勝並理解看似複雜的神經與心理模式。很推薦對關係議題感興趣、期盼改善關係及想更了解 「人」 的朋友們閱讀,相信這本書能帶給大家許多省思和幫助。 📖 我們,一起練愛 https://reurl.cc/O5LbW7 【更多文章】 📄 https://bit.ly/3oM8QCZ 【Instagram】 💁‍♂️ https://bit.ly/3rDP0MZ 【近期活動】 🧘‍♀️ 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儲備師資示範教學 - 免費課程(2025/2/28) https://reurl.cc/mRjVr9 🧘‍♀️ PCA 疼痛照護瑜珈師資培訓 Level 1 基礎課程(2025/6/27) https://reurl.cc/V0QqW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