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瑜珈能增進大腦與肌肉的連結嗎?
今天一位國外的神經與身體療法專家分享了一篇學術文章,裡面探討了被動伸展與主動肌肉收縮伸張間的差異,其中提到被動式的伸展主要屬於「伸展反射」的訊息傳遞模式,意即肌肉中感覺受器所接收到的訊息僅會傳遞到脊髓,並由脊髓產生無意識的反射。
而肌肉主動收縮的伸張則會將訊息一路傳到大腦的「感覺皮質」(sensory cortex),讓肌肉能真正被「感覺到」,並且進入意識的控制歷程,讓大腦皮質對肌肉擁有完整的掌控。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思考「陰瑜珈」的練習,透過較長時間的停留,並由地心引力來產生伸展效果的方式,可能就對「神經肌肉連結」(neuromuscular connection) 的效益不大了。
此外,文章中也提到,被動伸展不會提供大腦新的感覺訊息,這意味著沒有新的學習發生,所產生的伸展效果也只是暫時性的,而肌肉主動收縮的伸張則能產生較持久的肌肉長度變化,因為大腦「學會了」新的、更放鬆的肌肉長度。另外,理想的肌肉主動收縮伸張會令人感到愉悅與放鬆,而被動伸展有時是相對不舒服,甚至會導致疼痛的。
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如果瑜珈的練習(不管何種類型)是要創造更全面的身心連結,那麼陰瑜珈練習對大腦神經與肌肉連結的層面,效益是不是就相對降低許多了呢?這也讓我聯想到許多學者在筋膜健康促進上,經常強調要以肌肉主動參與的方式進行肌筋膜伸張,也許同樣包含了類似的概念在其中吧!
不過,被動伸展和陰瑜珈練習還是能創造許多不同的效益。只是如果照這篇文章所言,被動伸展和陰瑜珈可能不是活化大腦「感覺運動皮質」(sensory motor cortex) 的好方法,也較難讓神經與肌肉建立良好的連結,並讓肌肉產生持久性的長度改變。
總歸一句,根據目的來選擇適切的方法,才是創造最佳效益的理想作法。
【近期課程】
🧘♀️ 筋膜整合瑜珈 - 師資培訓 Level 2 課程
https://reurl.cc/WO8O0y
【更多文章】
【Instagram】
Reference:
Colm McDonnell (2015). Stretching Vs. Pandiculation – What’s the difference and why does it matter? Retrieved from https://thesomaticmovement.wordpress.com/....../stret....../
#瑜珈療癒 #瑜珈療癒師 #瑜伽 #瑜珈 #陰瑜珈 #伸展 #療癒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社會健康 #身心健康 #身心療癒 #全人健康 #YogaTherapy #CIAYT #YogaTherapist #Yoga #YinYoga #Stretching #Neuroplasticity #Empowerment #Resilience #HealthCare #Wellness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