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療癒與物理治療有何不同?

美國加州羅耀拉瑪麗蒙特大學( 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 )瑜珈研究研究所教授 Lori Rubenstein Fazzio 指出在過去的 50 年裡,醫學已經從生物醫學方法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 - 精神模型( biopsychosocial-spiritual model ),這種方法主要側重於解決疾病和疼痛的物理、情緒、心理和精神因素。這種對人整體的照料與治療(全人照護,即同時對人的各層面進行照料與治療)觀點,使瑜珈療癒成為改善健康狀況的重要醫療保健模式。 然而瑜珈療癒的方法有時似乎與物理治療,甚至心理治療有交疊之處,但其實這些專業都是來自於不同的哲學。那麼物理治療和瑜珈療癒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呢? 物理治療師、動作模式訓練專家,專注於優化身體的功能,他們的教育包括評估與治療疼痛,以及動作矯正等培訓。這些治療方法可能包括神經肌肉再教育、步態訓練、電刺激儀器使用 …… 等方式。物理治療師的目標是確定疼痛或功能障礙的原因,並治療這些功能上的障礙。 瑜珈療癒師則可被視為生活型態管理專家。他們的訓練著重於瑜珈在治療上的應用,包括哲學、姿勢(體位法)、呼吸練習(呼吸法)、冥想、梵唱,以及根據瑜珈和阿育吠陀的原則改變生活方式。瑜珈療癒師的目標不是在治療特定的疼痛或疾病,而是支持人們去改善身體、情感和精神健康;雖然瑜珈療癒師並不專注於“修復”他們的個案,但他們為個案提供的方法通常可以促進治療,並且能夠改善疼痛或疾病的症狀。瑜珈療癒師從整體的角度評估客戶,即身體、能量、情緒、認知和精神。他們建議以個別化的方法(針對每位個案所採用的方法不同),以補充其他醫療干預措施的不足,並賦予個案權利,讓個案擁有自我選擇及掌控的空間。 在我從事瑜珈療癒執業的生涯中時常會發現,個案的身體病痛遲遲無法改善,許多人的癥結點是來自於生活型態及心理的狀態,例如一位長期背痛的個案,若他心中存著背痛永遠無法改善的念頭,那我們將很難由瑜珈療癒或物理治療的方法來協助他改善;又倘若一個人總是不懂得好好地休息,每天總是不斷地耗竭他的身心精力,那我們也很難協助他改善失眠或高血壓等問題。 因此,瑜珈療癒協助人們的方式會有不同優先順序的不同,以上述第一種情形為例,瑜珈療癒師將會優先協助個案看見及調整心念,而非採用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