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選擇能力


這是一個許多年前的故事,當時我在一間瑜珈會館任教,某天一位學員詢問我,是否可以在課堂上教授更簡單、輕鬆一點的體位法,因為他覺得他的體力無法負荷太費力的體位法練習。一直以來,我大多會為每一個體位法安排適合不同狀態學員們的替代動作,我也告訴那位學員,任何時刻你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動作練習,需要休息的時候,也可以隨時讓自己以舒適的方式調整。
但課程開始後,我看見那位學員總是挑選最費力的動作練習,即使他已經氣喘吁吁,仍堅持要練習那些體位法。我也在課堂中提醒大家留意自己的狀態,選擇自己能夠負荷且穩定的體式練習,但他仍然不為所動。下課後,他又再次前來告訴我,他認為我今天帶領的這些練習還是超出他的負荷太多了,他無法勝任這樣的練習。事後,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麼讓人們失去選擇的能力,或者是不願意去做出選擇。

有一次某位老師跟我分享,他覺得他在當初的師資培訓班中有被排擠的感覺,甚至有被言語霸凌的感覺,原因是他無法做出那些所謂的高難度動作。一直到現在,他的同學們還是經常會詢問他的練習狀況,並認定他就是不夠認真,才會到現在還是無法做出那些動作。我聽完之後,詢問他是否真的認為自己不夠勤奮練習?他回答我說,其實他知道那是他骨骼結構上的限制,並非是自己缺乏練習。而我也一直都知道,這位老師的自我練習相當規律、勤奮。但是他接著跟我說,他還是會努力練習那些動作,這樣他才能符合大家對於瑜珈老師的期望,才能融入同學們間的團體。

多年來,我聽過了無數個關於活在他人期望下的辛酸故事,很多是來自於遭遇嚴重身心病痛及困境的個案們,追根究底之後,我們才發現這樣的情況對於身心病症具有多大的影響力。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遺忘了能夠選擇的能力呢?這或許是每一個人值得好好思索的問題。其實我們能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有更多的選擇,我們不需要總是去做那些別人以為最好或重要的事情;我們也不需要一直與給我們不合理壓力的人們處在一起,我們可以選擇自己要與什麼人交往,創造適合自己的社交圈;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尊重自己的感受,讓自己好好地過生活。

許多病症或困擾時常來自於我們的執迷不誤。這句話我或許說重了,但唯有我們開始做出選擇的時候,才會真正開啟生命的療癒旅途。

Photo by Gus Moretta on Unsplash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5 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師資培訓課程(2025/9/25)

什麼是「沉浸式 RYT 200 瑜珈師資培訓」?

呼吸練習引導的藝術 (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