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變節律

還記得近十年前,居住在印度果阿 (Goa) 的那幾個月裡,我的身心產生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轉變。我的瑜珈練習比以往更柔和,但身體卻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輕盈和彈性;我的運動量比在臺灣時少了許多,但卻感覺身體比之前更為強壯、更有精力。

期間我曾經拜訪了當地的阿育吠陀醫師,請他對我之前在臺灣久久無法痊癒的皮膚問題提供建議,這位醫師告訴我,他開立的那些草本小藥丸,只能提供一小部分的幫助,作為過渡時期緩解之用,真正重要的是我必須注重每一天的 “平衡”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在印度那些看似神奇的身心轉變,可能都與 “整體平衡”  有著極大的關連,而這一切正巧與我最近在讀的《日變節律》相互呼應著。這本書的作者 Suhas Kshirsagar 是一位來自印度的知名阿育吠陀醫師,目前為美國加州阿育吠陀治療與整合健康診所主任,他從阿育吠陀和現代科學的觀點,針對現代人的生活型態,提出了許多耐人尋味的觀點及建議。

“日變節律 (circadian rhythm)” 又稱為 “晝夜節律”,概念也類似大家所熟知的 “生理時鐘”,意即一個人的身心狀態,會隨著每天不同的時段而產生週期性的運作,包括新陳代謝、血壓、細胞修復、荷爾蒙的生成……等。

舉例來說,人在正常狀態之下,腦部會於晚間 9 點前後開始釋放褪黑激素,濃度會在夜間 2-3 點達到高峰。但如果我們在夜晚仍暴露在藍光或強光下,就會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導致睡眠及身體抗氧化的問題,甚至有科學家指出,現代人在晚間亮燈的習慣,可能是越來越多人罹患癌症的原因之一。

相信許多瑜珈練習者或多或少都了解整體平衡的重要性,但平衡的促進不僅僅在於身體與內在環境中,還需要從身體與外在環境的連結中進行,並順應大自然的日常節律,而這正是阿育吠陀醫學聚焦的重點所在。

或許這對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有一定的難度存在,不過 Suhas 博士對如何建構療癒的一天,提供了許多不同的替代方案,讓人們可以從些微的調整開始,慢慢邁向阿育吠陀的一日生活,我也認為平衡的生活需要一點一滴慢慢地調整,抱負遠大的改變計畫通常既不實際,也容易半途而廢。

如果你自覺是個生活作息混亂,也想嘗試調整的人,或許可以考慮讀讀這本書;如果你是長期受到睡眠、便秘、肥胖、消化系統、心血管疾病或精神壓力等問題所苦,又久久無法找到具實質效果的改善方式,或許這本書能提供你一些有助益的指引。

當然,如果你是一位瑜珈教學者或練習者,或跟我一樣熱衷於身心療法與科學的交互映證,想更加了解阿育吠陀和日變節律的觀點,我也相當推薦你閱讀這本書,也許你能從中獲得一些靈感,為自己的生命創造更圓滿的和諧。


【推薦閱讀】

📖 日變節律:阿育吠陀生理時鐘健康法
https://reurl.cc/r1a07E


#日變節律 #阿育吠陀 #身心療癒 #瑜珈療癒 #瑜珈療癒師 #瑜珈 #瑜伽 #療癒 #神經科學 #健康照護 #遠流粉絲團 #Ayurveda #YogaTherapy #YogaTherapist #Yoga #NeuroScience #HealthCare #Wellness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5 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師資培訓課程(2025/9/25)

什麼是「沉浸式 RYT 200 瑜珈師資培訓」?

呼吸練習引導的藝術 (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