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瑜珈睡眠」培養復原力

也許你很擅長處理身體的傷口,那心理傷口呢? 「復原力」 可視為處理心理傷口的能力,指的是: 「能夠藉由改變適應方式,從逆境中彈回的能力,並且,能夠從逆境與挑戰中成長(留佩萱,2020)。」 然而,不管是受創、失敗、心碎、失去……哪一種心理傷口,都經常會因為大腦所編造的故事,使得人們越陷越深。我們的大腦每天都在為我們編造許多聽起來好像很 「合理」 的故事,但事實上大腦時常在組織我們的經驗、添加新的劇情,編造故事來填補欠缺的資訊,試圖幫助我們增加安全感和生活事件中意義。但當我們把大腦編的故事當成 「事實」 ,並讓自己陷入故事情節中時,可能會讓我們難以從心理傷口中復原。 其中一種大腦編劇的故事軸稱之為 「讀心術」 。大家一定都有過類似的經驗,當老師或主管要找你談話時,你的大腦馬上就會開始用讀心術的故事軸編劇,例如:「一定是他覺得我事情沒做好,所以才要找我,難怪最近他對待我的方式跟以前不太一樣,他一定覺得我很差勁。」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論是親子、伴侶、朋友或同事,讀心術都會帶來關係的破壞,因為當你百分之百確定「另一個人就是那樣想」時,就不會去問、去澄清或溝通(留佩萱,2020)。 而這也會讓自己和身旁的人越傷越深,難以好好地復原。 那麼 「瑜珈睡眠」 (Yoga Nidra) 如何協助人們改善這樣的情況呢?在 「整合式瑜珈睡眠」 (Integrative Yoga Nidra) 的練習中,我們會透過 「身心覺知」 、 「關係覺知」 及 「意念的對立面」 等練習,來讓人們體悟到 「想法」 並不代表事實,它可能只是大腦編造的故事,只是從某一種視角所產生的 「結論」 。我們可以透過改變視角來轉化想法,也可以透過覺知來了解自己的真實面。 復原力其中一部分乃是來自於有彈性的思考,如果我們可以練習讓僵化的慣性思考模式開始鬆動,將能使自己擁有更強大的心理傷口療癒能力,讓自己從傷痛之中復原。 (以上文字部分內容摘錄自《尋找復原力》一書。) 【相關課程】 🧘♀️ 瑜珈睡眠與身心復原工作坊(2025 唯一場次) https://reurl.cc/g60AmX 🧘♀️ 2025 新典範瑜珈 ‧ 沉浸式 RYT 200 師資培訓 https://reurl.cc/adERDD 【參考書籍】 📖 尋找復原力 https://bit.ly/3MjJdUx 📖 瑜伽療癒的身心復健科學 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