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瑜珈的我,究竟該學習多少解剖學?


身為一個瑜珈練習者,究竟該學習多少解剖學呢?我相信當許多練習者看見市面上琳瑯滿目的「解剖學」工作坊時,可能會感到心動或是困惑著自己是否該報名課程,好好精進自己的解剖學知識。


最近有學員建議我可以開設更多瑜珈解剖的工作坊,讓大家能更了解人體及練習時的注意事項。其實,從十多年前以來,就不斷有人向我提出類似的建議和請求,這幾天我不禁又重新思索著,究竟瑜珈練習者和老師需要了解多少解剖學的知識呢?


過去從事健身教練工作的我,知道解剖學對於運動訓練的重要性,它能讓我們知道如何針對特定的肌肉及動作模式進行訓練,也能大幅避免運動傷害的發生。然而,在瑜珈的練習中卻有許多本質上的不同。許多人練習瑜珈常會有難以做到某些體位法的懊惱(或不甘心)、感到腰部不適、因為練習而受傷……等情形發生,但追根究底來說,可能不是對解剖學的認識不足所致,其中一個原因乃是來自於許多瑜珈體位法根本就不適合多數人練習,也可以說那些體位法根本就「不符合人體解剖與結構」


我們究竟需要深入學習解剖學到什麼樣的程度?老實說,我個人覺得目前市面某些瑜珈解剖課程,已經到了逾越其他專業領域的地步。這一方面當然可以說是造福有興趣深入學習的人們,但另一方面這會不會是利用了人們心理上的弱點及迷思,而進行著商業斂財之實?


其實運動訓練專業人員都了解,解剖學是運動訓練的主要基礎之一,不過「訓練法」更加重要。因此,不管是在瑜珈師資培訓,或是筋膜健康促進的工作坊中,我在講解完需要了解的人體解剖基本概念後,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會花在介紹練習原則、注意事項,以及實際運用的「練習方法」上,因為我認為這才是最有意義和效益的部分。而且如果本質上不適宜的體位法練習不改變,學習再多的解剖學知識,都無法解決上述的各種問題。


我也遇見過許多取得專業健身訓練證照,並不斷學習解剖學知識的瑜珈老師們,但他們在練習及教授體位法時,卻好像忘記了學習過的人體結構及解剖知識一樣,不斷地讓自己和學生往不適合人體的方向前進,並將它美其名為自我精進、苦行及培養堅忍不拔的精神。


另外,我們也需要思考什麼是瑜珈的本質?瑜珈從來就不是為了達成某些體位法成就而生,它教導人們應該要學習明辨,去除「無明」的狀態;它也教導人們尊重、接納,以及學習「放下」。那麼,學習解剖學主要的用意,也許只是在確保練習不會逾越人體結構上的界限,並如何更有效率地促進身心健康。


所以,如果你問我練習瑜珈是不是需要學習解剖學?我會說了解基本的解剖概念是需要也有幫助的,但可能不需要到鑽研的程度,如果你真正在練習的是「瑜珈」的話!


【近期課程】

🧘‍♀️ 2025 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師資培訓課程
https://reurl.cc/L5Yane

🧘‍♀️ 新典範瑜珈教學研討會
https://bit.ly/42wyGjp

🧘‍♀️ PCA 疼痛照護瑜珈師資培訓 Level 1 基礎課程
https://reurl.cc/V0QqW6

🧘‍♀️ 筋膜球 – 肌筋膜張力釋放與多元健康促進工作坊
https://reurl.cc/knyXzb


【相關書籍】

📖 疼痛科學 × 瑜伽療法
https://reurl.cc/L5y5vX

📖 筋膜 × 瑜伽訓練全書
https://reurl.cc/x7928E

📖 瑜伽安全練習全書
https://reurl.cc/xvVjkE


【更多文章】

📄 https://bit.ly/3oM8QCZ


【Instagram】

💁‍♂️ https://bit.ly/3rDP0MZ



#新典範瑜珈 #瑜珈療癒 #瑜珈療癒師 #瑜伽療法 #瑜伽 #瑜珈 #療癒 #筋膜 #疼痛 #疼痛照護瑜珈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社會健康 #身心健康 #身心照護 #身心復原 #身心療癒 #全人健康 #Fascia #Pain #YogaTherapy #Yoga #CIAYT #YogaTherapist #Neuroplasticity #Empowerment #Resilience #Healing #HealthCare #Wellness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5 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師資培訓課程(2025/9/25)

什麼是「沉浸式 RYT 200 瑜珈師資培訓」?

呼吸練習引導的藝術 (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