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練習中的看見

 


許多虔心修習且擁有智慧的瑜珈導師時常在告訴人們,瑜珈練習是一種向內觀看歷程。透過看見能讓我們了解,我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世界,以及是什麼羈絆住我們,讓我們感到痛苦、焦慮及悲傷的。


然而,這一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我們只專注在身體或呼吸層面,可能會花上很常的一段時間才能有所體悟;但如果我們願意開始將專注轉向情緒和念頭,將會更有機會去探尋到深深影響著我們的意念和情緒。


有人曾跟我分享,看見內在的自己是痛苦且辛苦的。有時候的確是如此沒錯,就是因為這些念頭與情緒帶來的衝擊極大,所以我們才會選擇將它們塵封起來,讓自己過著像是「沒事」的生活。但裝作沒事並不會讓我們過得快樂,隨著時間的增加,內在的空虛及痛苦也會跟著與日俱增,隨之而來的身體疼痛、疾病、失眠也會日益嚴重。我們以為避掉了某些痛苦,但其他的痛苦卻因之而來。


看見是產生動力、改變、療癒及成長的必要元素之一。當我們看見的同時,內心的渴望也會隨之浮現,或許是渴望家庭關係的改善,或許是獲得他人的關愛,也或許是自由地做自己……。但如果我們沒有看見自己這些深層的部分,我們將會繼續懵懵懂懂地過日子,使自己慢慢變得麻木,無法看見自我的價值,甚至是失去了健康,失去了生活的意義。


不管是體位法、靜觀冥想或瑜珈睡眠的練習,只要你願意開始向內觀看,你將可能發現一大部分你所不熟知的自己,甚至是不認識的自己。我曾在許多練習及帶領瑜珈療癒的旅程中,看見有些人們不斷地批判自己、無法肯定自己,甚至是殘暴地對待自己的身體。但如果他們無法看見這些部分,他們將會繼續這樣對待自己,直到自己與身邊的人都遍體鱗傷。


看見,需要勇氣。但你不需要強求自己在一夜之間就長出勇氣,你可以一小步一小步往內在探尋,有時候後退一點回來也沒關係,只要你願意繼續嘗試,你會發現你的勇氣也逐漸茁壯了起來,你也會更不害怕去往內看。


但我絕不是要你捨棄身體的鍛鍊,僅著眼在內在的探索,因為身體是我們心智可靠的支持者,也是形成內在認知的重要媒介。當我們能兩者並重且讓它們相輔相成時,將能讓我們看見自己更多,也更有能力去化解內在的紛亂與糾結。


【推薦閱讀】

📖 尋找復原力

https://reurl.cc/rL27M1


【相關課程】

🧘‍♂️ 瑜珈療癒工作坊:疼痛解析與基礎照護(臺中場)

https://bit.ly/3I5n6li


🧘‍♀️ 2023 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師資培訓課程

https://reurl.cc/zAKzmQ


🧘‍♂️ Kripalu Yoga 克里帕魯瑜珈 - 深化體驗工作坊 

https://reurl.cc/n7lnn6


【Instagram】

💁‍♂️ https://bit.ly/3rDP0MZ


Photo by Engin Akyurt on Pexels

#瑜珈療癒 #瑜珈療癒師 #瑜珈 #瑜伽 #新典範瑜珈 #療癒 #復原力 #神經科學 #心理學 #瑜珈睡眠 #覺知 #身心療癒 #心理健康 #身心健康 #全人健康 #YogaTherapy #YogaTherapist #Yoga #NewParadigmYoga #Resilience #Neuroscience #Psychology #Awareness #SelfCompassion #MentalHealth #Healing #HealthCare #Wellness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5 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師資培訓課程(2025/9/25)

什麼是「沉浸式 RYT 200 瑜珈師資培訓」?

呼吸練習引導的藝術 (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