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帶領一堂讓學員有感的瑜珈課?
一直以來,經常聽聞到瑜珈老師們在討論如何讓學員「有感」的議題,其中有一種令我印象深刻的說法是,老師為了讓學員有感覺,就在課堂中加入更多拉伸、費力及困難的體位法來達到目的。然而,這樣的方式卻容易造成許多的問題,結果可能反而對學員及老師都了無助益。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神經系統及身體會有所謂適應性的現象,也就是如果我們經常對身體進行強烈的刺激,身體會慢慢習慣這樣的刺激,即使我們給予身體同等的刺激強度,感覺也會慢慢減弱,到時候如果我們要獲得同等的感覺,就必須再給予更大的刺激。如此一來,可能會因為不斷給予身體過大的刺激,反而造成身體組織的損傷,如筋膜等結締組織的鬆弛,或關節軟骨的磨損等。
另外一個我們必須思考的部分是,如果學員對於練習「無感」,是否意味著學員基本的感知能力有待提升?現代化的生活,使許多人們漸漸失去了感知身體和情緒的能力,因而對許多身體的感覺和反應難以覺察,只有在身心反應較為強烈時,他們才能感知得到。在這種情況,如果老師只是不斷地增加動作強度,反而無法讓學員練習提升他們真正所需的能力,而學員在感知能力不足的情況下練習複雜和高強度的動作,將更無法精確地控制身體及拿捏界限。
如果學員認為的「無感」是指練習不酸、不累,那我認為老師必須先釐清自己究竟想要教授的什麼,並善盡「教育」的責任。瑜珈真正的價值在於讓一個人回到當下,並能在身心和諧的狀態下踏實地生活,這與用多少力氣、伸展到多少,並無邏輯上的關連。如果我們想藉由體位法練習促進身體的健康,需要的合宜的訓練,並不是更酸、更累的訓練,身體訓練是一門高度科學化的學問,並不是不斷地給予強度就能讓一個人提升健康。
因此,若要帶領一堂讓學員們有感的瑜珈課,身心感知力的培養絕對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如果人們擁有足夠的感知力,他們將能夠意識和感知到更多,不需要總是依賴強烈的刺激,來讓自己有獲得什麼或活著的感覺。另外一個部分,我認為老師可以引導學員練習深入自己的「體驗」之中,我所說的體驗並不是指身體的感官刺激強度,而是去細細體驗他們在練習及生活中的經驗。如此一來,學員們將能獲得更多的體悟,慢慢走向瑜珈的轉化及合一之路。
我認為讓學員「有感」這件事,應該著重在協助人們更能感知自我,更能知道自己該如何在這個世界上自在地生活,而不是著重在某些特定的身體感官刺激上,你認為呢?
【相關課程】
🧘♀️ Kripalu Yoga 克里帕魯瑜珈深化體驗工作坊(最後 2 名額)
https://reurl.cc/RzklLx
🧘♀️ Pain Care Aware 疼痛照護瑜珈師資培訓 Level 1 基礎課程(超級早鳥優惠 8/31 截止)
https://reurl.cc/9V8QpO
【相關書籍】
📖 瑜伽療癒的身心復健科學
https://reurl.cc/r5AK6r
📖 筋膜 X 瑜伽訓練全書
https://reurl.cc/x7928E
【更多文章】
【Instagram】
Photo by Yan Krukau on Pexels
#瑜伽 #瑜珈 #瑜珈教學 #瑜珈療癒 #瑜珈療癒師 #療癒 #覺知 #神經科學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身心療癒 #全人健康 #Yoga #YogaTherapy #CIAYT #YogaTherapist #Neuroscience #MentalHealth #Healing #HealthCare #Wellness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