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悲傷被「剝奪」了嗎?
前些日子在閱讀《Yoga and Science in Pain Care》時,看到了一段讓我心有戚戚焉的章節。文中提到許多人們常因為「模糊性失落」(ambiguous loss) 而導致「悲傷剝奪」(disenfranchised grief)。
「模糊性失落」指的是缺乏結束感或清晰理解的失落,也可以指一個人失去了自己是誰的感知,因而產生心理上的失落,常發生在身或心失去重要他人、自己等情況。而「悲傷剝奪」指的則是,指出當一個人經歷重大失落事件所引發的悲傷反應,無法被認知、認同、公開哀悼,或獲得社會的支持,因而失去了悲傷的權利。有時候社會環境、親朋好友,甚至連自己都會剝奪自己的悲傷。
類似的情況時常發生在「持續性」(慢性)疼痛者,或正處於身心困境的人們身上,他們會感覺被誤解、排擠,且厭倦了透露自身的狀況,因為他們無法和大多數人做到相同的事,無法扮演同樣的角色,以及背負著「掃興」的罪名。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於,他們不被真正地理解和同理。
有時會聽到人們說:「你既不愁吃穿,又有這麼好的家世、工作、伴侶……等,有什麼好憂鬱、不開心的!」在我們身處的社會中,多數人似乎總是以自我主觀的看法來評判一個人「應該」快樂、幸福、能或不能做些什麼,而鮮少好好深入地去貼近和理解一個人的實際狀況及真實感受,導致當事人被剝奪了「悲傷」或「現在不好」的權利。
尤其當剝奪者是自己親密的朋友、伴侶或家人時,那樣的痛楚更是令人難以承受,同時也會讓人感到極度地灰心及失落。大家可以想像如果連自己最親近的人都無法理解和給予支持時,那會是多大的痛苦和孤單嗎?
在身心療癒的歷程中,身心困境的遭遇者相當需要他人的支持,需要有人陪伴著他們走過人生的低谷。所以如果你身邊有你關心、在意的親友正處於人生的困境中,請嘗試好好地去傾聽和理解他們,請不要剝奪他們感到悲傷的權利。而我們也不要剝奪自己悲傷的權利,好嗎?
【參考課程】
🧘♀️ 2025 新典範瑜珈 ‧ 沉浸式 RYT 200 師資培訓
https://reurl.cc/adERDD
🧘♀️ 瑜珈睡眠與身心復原工作坊(臺中場)
https://reurl.cc/g60AmX
【其他文章】
【Instagram】
Photo by Puwadon Sang-ngern on Pexels
#瑜珈療癒 #瑜珈療癒師 #瑜伽 #瑜珈 #療癒 #悲傷剝奪 #模糊性失落 #持續性疼痛 #慢性疼痛 #憂鬱 #復原力 #賦權 #身心健康 #身心療癒 #全人健康 #YogaTherapy #CIAYT #YogaTherapist #Yoga #AmbiguousLoss #DisenfranchisedGrief #Pain #Depression #Empowerment #Resilience #Healing #HealthCare #Wellness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