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影像研究顯示:瑜珈可引發情緒增強神經遞質反應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瑜珈可以經由增加憂鬱症患者的 γ-氨基丁酸 (GABA) 活性來發揮其情緒增強作用。” 這項發表在《替代與補充醫學雜誌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上的研究進一步說明,瑜珈對情緒的有益作用是有時間限制的。
雖然藥物可以有效減輕重度憂鬱的症狀,但有許多人如果沒有增加其他的治療方式,就無法緩解症狀。有趣的是,儘管確切原因還不清楚,但瑜珈的介入已顯示出減輕憂鬱症狀的希望,
研究作者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和神經病學副教授 Chris C. Streeter 博士指出:“瑜珈可以用來處理多種疾病,尤其是那些因生活方式選擇而引起的疾病。”
“許多西藥有助於減輕症狀,但要使人們完全恢復健康,可在治療方案中添加瑜珈以提升健康及減輕症狀。”
具體來說,GABA 系統的功能不足與憂鬱症狀有關,研究發現重度憂鬱的人 GABA 濃度較低,而瑜珈的介入可以增加 GABA 活性。
Streeter 博士及她的團隊招募了 32 名患有重度憂鬱的成年人,進行為期 12 週的瑜珈介入。患者被分配為每週 3 次瑜珈課的大劑量介入,及每週 2 次瑜珈課的小劑量介入,瑜珈課程包括 60 分鐘的艾揚格瑜珈 (Iyengar yoga),10 分鐘的放鬆練習,20分鐘的呼吸練習和家庭作業。
患者在瑜珈介入前後接受了核磁共振影像掃描和核磁共振波譜分析。介入結束時,所有患者都參加了額外的一堂 90 分鐘瑜珈課程,然後進行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腦部掃描。
研究人員發現,在第一次和最後一次掃描,及第二次和第三次掃描之間的 GABA 濃度增加,但高劑量組和低劑量組之間並沒有差異。
這些發現提供了證據:“瑜珈是一種低成本,低副作用的方法,可以改善情緒並減少焦慮”。
研究人員也發現,受試者距最近一次瑜珈練習後的天數似乎很重要,也許比練習瑜珈的總時間更重要。第二次掃描結果顯示 GABA 濃度升高的人,距離上次瑜珈練習的平均天數為 3.93 天;GABA 濃度未升高的人則距離上次練習平均 7.83 天。
研究人員認為:“很可能瑜珈課程的效果(如藥物治療)受到時間的限制。”瑜珈介入後平均 4 天觀察到 GABA 濃度升高,但平均 8 天後不再觀察到此現象。
研究期間,患者也在各時間點針對憂鬱症狀進行評估,研究人員發現,患者的 GABA 濃度與他們的憂鬱症狀沒有顯著相關。但在大劑量組中,憂鬱症狀的變化與 GABA 濃度成反比。正如研究者所說,這意味著憂鬱症狀隨著 GABA 濃度的升高而降低。
雖然此研究的樣本量非常小,但他們的研究發現是令人鼓舞的。Streeter 博士指出,未來需要進一步將瑜珈對憂鬱症與單純使用抗憂鬱藥的結果進行比對,並與同時使用瑜珈和抗憂鬱藥的介入方式進行研究。
儘管如此,研究結果顯示 GABA 系統可能是瑜珈改善情緒的一種機制,每週至少 1 次瑜珈練習可能是獲得這些益處的關鍵。
Streeter 博士補充說道:“沒有可以完全治療憂鬱或焦慮的魔術子彈或藥丸,但瑜珈是另一種可用的工具。許多與壓力有關的疾病與自主神經系統失衡有關,過激的交感神經反應(戰鬥或逃跑)和過低副交感神經運作(休息、恢復和社交參與)常會衍生相關的疾病,而瑜珈有助於調整這種不平衡。”
【相關閱讀】
📖 瑜伽療癒的身心復健科學
📖 用瑜伽療癒創傷
【近期課程】
🧘‍♀️ 2021 NPY 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國際認證師資培訓課程

Reference:
Beth Ellwood. (2020). Brain imaging study pinpoints neurotransmitter that may be responsible for yoga’s mood-boosting effec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sypost.org/....../brain-imaging-study...... Photo by Alex Shaw on Unsplash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5 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師資培訓課程(2025/9/25)

呼吸練習引導的藝術 (Ⅰ)

2025 新典範瑜珈 ‧ 沉浸式 RYT 200 師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