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隨著年齡增長好好呼吸

肺活量對我們的健康至關重要,但肺活量不是指肺的總容量 ,而是完全呼氣後可以吸入的空氣總量。通常,肺活量是多 多益善的,瑜珈練習可以幫助擴大和維持我們的肺活量。 生命能力因人而異,並且可能與一個人的身高、性別、心肺 功能、整體健康、社會經濟地位和種族相關,如高個子的人 往往擁有更大的肺和總肺活量;較高的體脂百分比(肥胖) 與肺活量的變化則呈負相關。 肺功能隨著我們的成長而增加,女性在 20 歲左右、男性在 25 歲左右可達到最佳狀態,它會保持相當的水平直到 35 歲,然後開始下降。更具體地說,總肺活量實際上隨著年齡 的增長而保持恆定,甚至可能略有增加,但我們的剩餘容量 ,肺中在完全呼氣後的總空氣量,會顯著增加,因而降低我 們的肺活量。 隨著年齡的增長,重要的不在於能吸入多少空氣,而是吐出 多少! 當我們步入 50 歲及更高年齡時,我們的肋廓會呈現永久性上抬,肋骨會變 得更水平,而我們的肋軟骨則會變硬。我們被困在 “吸氣” 位置,無法在呼氣時盡可能降低肋骨。另外,隨著年齡的增 長,肋廓自然彈性下沈的減少會影響橫隔膜的被動下降活動 ,而減少胸部的容積。 當這些組織變硬時,呼氣會變得不自然,橫隔膜失去被動下 降作用,會需要更多的工作才能充分呼氣。如果永久性地抬 高肋骨,呼氣會花費更多的精力,我們必須依靠橫隔膜而不 是肋骨的彈性來呼氣,但不幸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橫隔 膜的功能也會逐漸退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需要做的工作越多,以增強我們的呼 氣能力。嘗試將一隻手放在下肋骨,另一隻手放在胸骨上, 深吸氣並留意動作。呼氣時,盡可能讓肋骨反向移動:讓胸 骨向下沈,下肋骨向內移動。 我們面臨的挑戰不是增加吸氣量,而是增加我們的呼氣量! 每次呼氣時盡量減小肋骨的大小,可能有助於保持肋骨之間 的自然彈性。這是我們在瑜珈練習中可以做的事情,練習開 始時,嘗試深呼吸,並集中精力完全排空肺部。但注意無需 過度操作,一兩分鐘就足夠了,如果感到頭暈,請立即停止 ;如果有過呼吸困難的現象,請在嘗試這些練習前先諮詢醫 療保健專業人員。 慢呼吸比深呼吸好! 有時候,我們不需要呼吸更多(或更深),而是呼吸更慢。 延長呼吸時間,使我們每分鐘呼吸 6 次,可改善心率變異(HRV,迷走神經的健康指標之一) ,關閉“戰鬥或逃跑”反應(交感神經系統),並刺激“休 息和消化”反應(副交感神經系統),但這種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