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練習中發生的轉化性學習


一位筋膜專家,同時也是資深瑜珈教師曾說過,瑜珈教室中的學習,必須來自於像是學騎腳踏車或游泳一樣:經由學員自身的感知經驗中發現。

這樣的學習過程較屬於「轉化性」的,而不是「資訊性」的。靠的是做這些事的人來發現自己為什麼可以做到,它是一種親身參與的語言,是用身體結構在說的語言,且可以在細微的筆觸中累積。

若我們仔細思索,要用兩個輪子在地面上移動,其實要比在教室中做出一個體式困難許多,因為它牽涉到更多身體及神經系統的整體平衡與協調。但我們在學習騎腳踏車的歷程中,父母似乎沒有教導我們太多騎車的技巧,不外乎是眼睛看前方、肩膀放輕鬆......如此而已。就這樣我們學會了騎自行車,同時也用類似的方式教導著下一代。

回想我的瑜珈療癒師學習過程,長達好幾年的時間,我的導師們也幾乎沒有明確告訴我該如何做,或鉅細靡遺地教導我某種技巧,只是鼓勵我多觀察自己與個案,引導我從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及思考。而我確實從自己和個案身上學習到許多,更勝於從老師身上和講義文字上,我想這也是導師們的用意,並希望看到的。

從自己親身的經歷,及這些整體觀點的科學領域中,我看見了其中的相似性與概念,我也認同在自我摸索及探尋的過程中,我們能夠學習到更多,即使有時我們會不知所措。

現在我也將這樣的觀念和方式,帶到所有的瑜珈課程及瑜珈療癒個案身上,因為我相信讓自己經驗於其中永遠是最重要的,不管我們的目的是學習或是療癒自己。

【相關閱讀】

📖 瑜伽療癒的身心復健科學
https://bit.ly/2FExlib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5 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師資培訓課程(2025/9/25)

什麼是「沉浸式 RYT 200 瑜珈師資培訓」?

呼吸練習引導的藝術 (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