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比物理治療更能改善「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生活品質?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是一種與免疫系統及中樞神經病變有關的疾病,常見的症狀包括:肌肉僵硬及無力、行走困難、易感到疲勞等。


俄羅斯的一項研究報告指稱,為期 3 個月的瑜珈課程在改善「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生活品質方面明顯優於物理治療。不過真的是如此嗎?究竟為什麼研究人員得出這樣的結論呢?


該研究將莫斯科一所醫院中被診斷患有多發性硬化症的病人隨機分配成三組,瑜珈組有 26 名患者,物理治療組有 16 名患者,不運動組則有 14 名患者。


瑜珈和物理治療課程每次約 60-75 分鐘,每週進行 2 次,總共持續了 12 週。瑜珈課程包括 13 個基本和替代動作的練習;物理治療課程包括 10-15 分鐘的熱身(含伸展及靈活度運動),另外還包含 25-35 分鐘的耐力訓練、有氧運動、肌力、協調、平衡訓練,以及 10-15 分鐘的放鬆和呼吸練習;不運動組的受試者則以正常的方式生活,沒有定期練習瑜珈或進行身體鍛鍊。


結果顯示,瑜珈組患者的生活品質得分顯著提高,特別是在「身體和社會功能」「日常活動」「心理健康」三個面向的得分。但三個組別在「平衡測試」「6 分鐘步行測試」「疲勞」症狀的評分中,並沒有顯著的差異。


雖然這個實驗有樣本數較少,以及進行時間較短的研究限制,不過如果與過去的其他研究進行比對,我們仍然可以樂觀地期待瑜珈練習能帶給患者一些實質的幫助,但其中可能不包含病症本身的改善。


許多人對於「瑜珈」充滿了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為瑜珈可以「修復」身體組織或神經病變,甚至是將瑜珈視為萬能,是所有病痛的最佳解方。但事實上,瑜珈只是千萬種能幫助人們的方法之一,我個人也不認為瑜珈會特別比「物理治療」「心理治療」來得有效和厲害。


不過,瑜珈的健康照護觀點確實能揮發一些效用,並補足現代醫學中容易被忽略的面向,那就是身心健康的整體觀。因為瑜珈傾向於將人視為一個整體,而不是將疾病和問題區分至單一層面上(如身體問題或心理問題),分科治療雖然能發揮一定的效果,但終究無法妥善處理各層面會交互影響的問題。


理想的瑜珈練習應該要涵蓋身體、心理、精神、社會功能方面的促進,而不單單只是其中某一個面向的鍛鍊。如果我們充分了解瑜珈的整體健康促進觀點及方法,其實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上述研究中的患者會在社會功能、日常活動和心理健康產生明顯的進步。


人在一生當中,都會遇見某些疾病和困擾,我認為瑜珈最大的價值正在於提醒人們,每一個層面都需要我們好好地關注及照料,同時將自己視為一個整體來看待。至於瑜珈的功效是否會優於其他方法?我的回答是,每個方法各有其優點和限制,重點乃是在於你能否妥善及彈性地運用各種方法,不偏執及固著於某種特定的方式!


【相關課程】

🧘‍♀️ 睡眠健康講座:教你好夢正酣的秘笈
https://reurl.cc/0EMVWM

🧘‍♂️ 筋膜伸展一日研習
https://reurl.cc/94oQDV



【相關書籍】

📘 瑜伽療癒的身心復健科學
https://reurl.cc/RznQ29

📘 筋膜 X 瑜伽訓練全書
https://reurl.cc/vkOGEe


【更多文章】

📄 https://bit.ly/3oM8QCZ


【Instagram】

💁‍♂️ https://bit.ly/3rDP0MZ



Reference:

Andrea Lobo. (2023). Yoga better than physical therapy at improving MS quality of life: Study. Retrieved from https://multiplesclerosisnewstoday.com/....../yoga....../

Photo by Jaspinder Singh on Unsplash

#瑜珈療癒 #瑜珈療癒師 #瑜伽 #瑜珈 #物理治療 #多發性硬化症 #療癒 #身心療癒 #心理健康 #身心健康 #全人健康 #YogaTherapy #PhysicalTherapy #Yoga #MultipleSclerosis #YogaTherapist #Healing #MentalHealth #HealthCare #Wellness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5 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師資培訓課程(2025/9/25)

呼吸練習引導的藝術 (Ⅰ)

2025 新典範瑜珈 ‧ 沉浸式 RYT 200 師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