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5的文章

你不需要因為學員的反應而否定任何人

圖片
我想每一位老師應該都曾遇過各式各樣的學員,有些學員上課時似乎總是心不在焉,也有些學員看起來好像臉有點臭。這時候也許有些老師心裡會開始冒出一些小劇場,例如我曾聽過有些老師會覺得學員不用心,或出現不想好好上課幹嘛要來……等念頭。不過也有老師會開始自我懷疑,是我教的內容太無聊嗎?學員是不是不喜歡我的教學? 但真相到底是什麼?其實如果兩方沒有展開坦誠的對話,答案永遠是個謎。但我們卻很容易陷入自己的解讀和想像之中,因為這是大腦非常擅長的一件事: 「為我們編織一個看起來比較合理的故事。」 (這似乎是學習神經科學的其中一個好處,能讓我們知道大腦在玩什麼把戲。)回到正題,當身為老師的我們看見學員的那些反應後,是否已經在無意之中開始否定學員、批判自己了呢?但一切都是未知數不是嗎? 我曾經遇過上課時一臉嚴肅的學員,不過在有機會交流後,得知他非常享受練習的過程;我也曾遇過笑容滿面,交談時對課程滿是稱讚的學員,但私底下卻跟其他學員不斷抱怨我教得多麼差勁。所以究竟什麼才是真實呢? 不過我想說的是,我們不知道每一位學員在生活中終究竟遭遇了些什麼,也許有人是因為長期失眠導致精神不佳,注意力難以集中;也有人可能正遭遇生活中的重大變故;當然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狀況正發生在他們身上。大家可以試想,如果是自己面臨這些情況時,你希望別人怎麼看待及對待你呢?我想應該不會是 「否定」 吧! 同樣地,我們也不需要去否定從事教學工作的自己。雖然說教學永遠都有可以再精進的部分,但我們都可以繼續細細琢磨,不需要在背後先為自己冠上一個 「我很差勁」 的罪名。也許這也是身為一個瑜珈分享者需要練習的課題,可以與學員一起慢慢成長的部分。 所以,如果你在教學過程中看見學員令人困惑的反應,我會建議可以著眼在如何將學員帶回練習中,如何讓每個學員在練習中得到益處,我想這會比否定學員或自己來得更有幫助! 【近期課程】 🧘‍♀️ 筋膜整合瑜珈 - 師資培訓 Level 1 課程(早鳥優惠 9/15 截止) https://reurl.cc/8DzxW7 🧘‍♀️ 2025 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師資培訓課程(早鳥優惠 8/14 截止) https://reurl.cc/L5Yane 【更多文章】 📄 https://bit.ly/3oM8QCZ 【Instagram】 💁‍♂️ https://bit.ly/3rDP0MZ ...

《筋膜整合瑜珈》教什麼?練什麼?

圖片
很多人時常會詢問我任教的教室人員, 「筋膜整合瑜珈」 跟其他瑜珈練習有什麼不同?也有想進修課程的老師們好奇,從「筋膜整合瑜珈」的師資培訓中,他們能學習到什麼?我想我可以在這裡一併做些說明。 很多人以為身體會痠痛、不舒服,就是筋膜緊繃需要伸展,但其實這可能只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不過也可能根本就不是主要原因!我認為大家必須了解的是,如果我們想從某一個角度(如筋膜、關節可動範圍、心理、神經系統……等)切入來改善身體不適的問題,我們就必須先好好了解那個層面是如何運用的。 因此,「筋膜整合瑜珈」課程想帶給大家的是: (1) 了解筋膜的組成與運作特性 :不管是練習或教學,我們都需要了解筋膜是由什麼所組成及如何運作的,這樣我們才能夠創造促進筋膜成長的理想環境(包含飲食、生活模式等),以及如何透過呼吸和動作來進行訓練,其中包含了筋膜「彈性訓練」、「張力釋放」、「張力調節」及「感知能力提升」,而這些我都會盡可能在課程中帶入(當然在師資培訓中能做更詳盡的講解)。 (2) 活用及改變體位法的練習模式 :事實上,固定的練習模式對於筋膜不見得能產生最大的效益,其中一個原因在於筋膜喜歡多元的刺激,另外練習方式是否依循功能性動作的原則也是一個考量因素。因此,在「筋膜整合瑜珈」課程中,我們會修改體位法的動作模式,讓它更符合筋膜及身體的運作原則,提升筋膜的健康促進效能。 (3) 促進筋膜系統和其他系統的協調運作 :過去我們常常只從單一層面試圖想改善身心的問題,但我們卻忘了人體的每一個系統是互相影響及共同運作的。同樣的,如果我們想改善筋膜的健康,就必須盡可能創造出其他系統的理想運作方式,包括:神經系統、認知系統、情緒系統……等;同時,如果筋膜系統的健康改善了,也能讓其他系統受益,而這也是「筋膜整合瑜珈」的練習及學習重點。 (4) 系統性的動作練習序列 :這數十年來,科學家及動作專家陸續研究出許多筋膜運作的主要軌跡,其中較廣為人知的即是「肌筋膜線」。如果要增進的筋膜的運作協調,參考肌筋膜線的相互連結及運作特性進行動作選擇及先後順序排列,就顯得更加重要。因此,在課程中我們也會依據這些原則編排課程,針對不同肌筋膜線進行活化練習;在師資培訓中,我們也會詳細解講這些部分。 (5) 全身筋膜及多面向整合 :有時候人們在運動或練習瑜珈時,可能會針對局部進行訓練和調整,這當然是一個相當合理的考量。不過,若是缺少了全身...

新書介紹:向內修復

圖片
有一段時間沒有跟大家分享新書,前陣子收到「行路出版」推薦的這本新書 《向內修復》 ,作者是一位經歷過神經系統失調,並成功復原的口腔外科醫生。在閱讀過後,我發現書裡有許多寶貴的觀念和提醒,是協助人們從神經系統失調中復原的重要基石。 舉凡焦慮、自體免疫性疾病、失眠、腸躁、壓力和焦慮引起的腸胃不適、恐慌……等,都是常見與神經系統失調有關的症狀。然而,許多人都會落入書中提到的 「快速修復循環」 (此為一種惡性循環),原因來自於人們時常想尋求速成的方法,以致於只能短暫緩解症狀,症狀在稍緩片刻後又會排山倒海般地到來,到頭來只留下了滿滿的挫折感與失望。 作者以恩格爾的 「生物 ‧ 心理 ‧ 社會模型」 為基礎,發展出一套結合身體、心智、連結及精神觀點的系統,並透過五階段的計畫來協助人們恢復健康,分別是: ● 第一階段: 覺察 — 辨識神經系統的模式。 ● 第二階段: 調節 — 以具體安全感創造主動權。 ● 第三階段: 修復 — 再造神經系統的彈性。 ● 第四階段: 連結 — 修復關係與培養親族連結。 ● 第五階段: 擴展 — 提升能量。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及健康恢復途徑,因為這些部分都與一個人的神經系統能否理想運作息息相關,在「瑜珈療癒」(Yoga Therapy) 及其他身心健康照護系統中,也有許多類似的調節方法。而書中除了介紹了五階段中可運用的不同方法外,也提到了 「臨界點」 和 「界線設定」 的重要觀念,我認為這是時常被人們忽略的健康復原概念,但它們卻會對一個人健康產生超乎想像的影響。 整體來說,我覺得《向內修復》是一本內容相當充實的書,既能帶給想改善神經系統失調及健康的人們許多幫助,也能作為健康照護從業人員的專業指引。書中還有相當多實用的知識和方法,我難以用一篇文章完整涵蓋,所以就留待大家自己細細去品嚐了。 📖 向內修復 https://reurl.cc/Nxy4W6 【近期課程】 🧘‍♀️ 筋膜整合瑜珈 - 師資培訓 Level 1 課程(早鳥優惠 9/15 截止) https://reurl.cc/8DzxW7 🧘‍♀️ 2025 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師資培訓課程(早鳥優惠 8/14 截止) https://reurl.cc/L5Yane 【更多文章】 📄 https://bit.ly/3oM8QCZ 【Instagr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