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計畫的生活日常改善疫情期間的無助感


從武漢肺炎開始流行到現在,已經有好幾個月的時間,世界上的多數人們幾乎都面臨了一種全新的生活形態,有些人因政府禁令無法踏出家門,有些人則是為了減低感染風險,被要求居家工作或自我健康照護,而這些限制及外界的巨變,都強烈地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
知名的創傷治療專家及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暢銷書作者貝賽爾 ‧ 范德寇 (Bessel van der Kolk) 醫師從創傷及治療的觀點,提出一個可以幫助人們自我照護的方法。
在疫情期間發生的所有變化,都容易使人產生無助感,而這些狀況與創傷造成情況相當類似,人們會因為無法掌控外界狀態(傷害)而感到無助,同時也會產生失去時間感(像是永恆一般)的內在狀態,每天醒來都像是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之下,加上新聞大篇幅的報導,以及部分權威人士指出疫情結束可能遙遙無期的觀點等,都會加深這樣的心理感受。
范德寇醫師建議,人們可以為每天的生活建立時程表,即便是居家的日常生活也一樣,例如:上午 9 點到 10 點,練習 1 小時的瑜珈;10 點到 11 點,閱讀一本喜歡的書、喝杯茶......等。這個方式不但能改變內在時間停滯的現象,也能讓人重新擁有對生活的掌控感,進而改善無助及焦慮等狀態。
我在 “瑜伽療癒的身心復健科學” 書中所介紹的身心統合系列練習,同樣也很適合大家在家中自我練習,可以幫助我們與身體建立良好的連結,培養對自我與生活的掌握感。
如果你在這段期間容易感到不安,不妨從現在開始計畫接下來的生活時程表,為你的身心增添更多的續航力。
【推薦閱讀】
📘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 瑜伽療癒的身心復健科學
【相關課程】
🕉 瑜珈聯盟 RYT 200 國際瑜珈師資培訓
☮️ PRYT 國際瑜珈療癒師 Level 1 培訓課程
☮️ PRYT 國際瑜珈療癒師 Level 2 培訓課程
【更多文章】
Referenc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020). When the COVID-19 Pandemic Leaves Us Feeling Helples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icabm.com/when-covid19-leaves-clients-feeling…/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5 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師資培訓課程(2025/9/25)

什麼是「沉浸式 RYT 200 瑜珈師資培訓」?

呼吸練習引導的藝術 (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