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睡眠和疼痛的五種瑜珈方法
繼上一篇 Niamh Moloney 博士說明 “睡眠”、“疼痛” 與 “瑜珈” 的關連性科學觀點後,接下來與大家分享 Niamh 博士建議的五種幫助睡眠和疼痛改善方法,以及她的親身經歷。
1. 有覺知的移動(體位法練習):運動對於人體生理機能的調節具有積極的效果,進而改善睡眠。特別是在一天中較早的時刻提高我們的核心溫度;如果在晚上練習,溫和的練習會是明智的選擇,因為劇烈的運動可能會過度刺激。
2. 呼吸(呼吸法練習):特別是緩慢、深長的呼吸,可以促進我們的副交感神經系統,誘發我們的休息和消化反應,這可以減少我們的 “壓力” 反應,進而降低皮質醇濃度,並減少交感神經系統活動(降低心率、血壓和呼吸頻率),帶來一種更平靜、更能誘發睡眠的狀態,調節皮質醇濃度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入睡,而且可以減少夜間的清醒狀態。
3. 調節思緒(專注與冥想):就像呼吸法一樣,專注與冥想練習能促進更大的副交感神經系統活動,減少我們的壓力反應;冥想也被證明可以改善疼痛,而緩解疼痛的其中一種方法是激活我們天然的腦內啡釋放。
4. 練習瑜珈睡眠(Yoga Nidra):瑜珈睡眠可能是最完美的改善睡眠管道,鼓勵人們在白天、夜晚或睡前練習呼吸覺知,並進入深沉的冥想狀態,幫助我們過渡到更寧靜的狀態。
5. 仰賴持戒(Yamas)和精進(Niyamas):持戒和精進為瑜珈的指導原則,鼓勵人們自我觀察、控制及自律。瑜珈本質上是對於自我的研讀,它涉及自我調整,如何與世界互動,及如何發展為真正的自我。
持戒包含五個類別,我認為其中兩個類別對睡眠特別有幫助:“非暴力(Ahimsa)” 和 “真實(Satya)”。我們時常在與他人互動時考慮到非暴力的行為,但如果我們將暴力行為施加於自己身上,那又會如何呢?我們目前的習慣是有利於睡眠,還是實際上是阻礙了我們獲得良好的睡眠?當我們誠實地觀察自己的睡眠習慣時,我們會仰賴 “真實” 的實踐。
就我個人而言,我從十幾歲到三十多歲一直都有疼痛的經歷,改變睡眠對於改變我的疼痛至關重要。但這並不容易,當我省思自己的生活並邀請 “真實”進入時,我意識到自己時常在夜晚工作及鍛鍊身體,帶著壓力與自己入眠。雖然我清楚明瞭睡眠對疼痛患者的重要性,但實際上我卻沒有真正走在這條道路上!
另外,精進的五個類別中,我發現其中兩個非常有用。我邀請 “潔淨(Saucha)” 和 “自律(Tapas)” 加入 “非暴力” 和 “真實” 來一同改善我的睡眠,使我能夠清理自己的夜間排程,並透過對自己的紀律,進行更嚴格的練習來養成真正對自己無害的方法和睡眠習慣,及降低我的壓力水平。不久之後,我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但我明白,我們真的把日程安排得太緊密了,所以很難找到時間放鬆一下。等到下班回家、吃晚飯,並為隔天做準備時,似乎時間已經一去不復返,甚至是在家庭時間或運動時都感覺像是在過度使用時間。當我們已經疲累的時候,我們會覺得所能做的就是坐在電視機前喝一杯酒,或是瀏覽社群媒體,而坐在電視機前很可能成為我們在整天奔波後,在睡覺前所做的最後一件事。然而,科學支持我們需要擁有一個良好的常規程序,使神經系統從活躍/壓力狀態轉變為放鬆狀態。
在我們全家為了改善女兒和我們自己的睡眠而努力的過程中,一次又一次地令我們有所收獲的事情,都是我們所熟知的,包含:調暗燈光、關閉電視、電話和其他設備,然後拼圖、看書,再洗個澡。如果可能,可以創建一個有利於睡眠的空間,涼爽、舒適及整潔。晚上可以吃點零食,但要避免喝酒、咖啡因和其他興奮劑。酒精可能會讓你放鬆,但卻與半夜醒來有緊密關係。溫和的瑜珈和冥想,尤其是瑜珈睡眠,是一夜好眠的絕佳管道。有趣的是,雖然我的女兒仍然會經常喚醒我,但當我睡前練習瑜珈時,我的睡眠品質得到了改善,而且更容易在醒來後重新入睡,這與看電視或一杯葡萄酒的選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下一篇,再與大家分享 Niamh 博士的瑜珈睡眠練習指引!
【近期課程】
🧘♀️ 給瑜珈人的筋膜解析與實作工作坊 - 臺北場(最後 1 個名額)
🧘♀️ 2021 NPY 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國際認證師資培訓課程
【推薦閱讀】
📖 瑜伽療癒的身心復健科學
📖 生活中的瑜伽智慧
📖 瑜伽手印大全:108 種療癒手印圖解+引導式冥想
【更多文章】
Reference:
Niamh Moloney. (2020). Sleep, Pain and Yoga.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ainscienceyogalife.com/post/sleep-pain-and-yoga
Photo by bruce mars on Unsplash
#疼痛 #疼痛照護 #疼痛照護瑜珈 #失眠 #瑜珈癒癒 #瑜珈療癒師 #瑜珈 #瑜伽 #健康照護 #Pain #PainCare #PainCareYoga #Insomnia #YogaTherapy #YogaTherapist #Yoga #HealthCare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