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處理的是疼痛,或是......?
今天在第一次的《學會和疼痛共處・你可以變得更強大》讀書會中,與參加的朋友們一起探討了作者在疼痛進駐時的反應與際遇。很意外地,大家一開始討論的部分竟然是情緒,而不是許多人注重的生理層面,過程中有人提及自身的經驗,也有家人或是個案的情況,似乎疼痛經驗都與情緒脫不了關係(雖然我們無法界定它們的因果關係),於是我提出了一個問題,那麼對於疼痛的人來說,究竟疼痛本身是首要的處理點,或是其他的東西?
而後,又有人提到社會文化背景及教育,好像也與人們對疼痛的反應有很大的影響,其他的還包括了自我覺察能力、認知、心態、動作模式、習慣、生活型態等。我不禁在想,長期以來許多人把主要目標放在疼痛本身,積極地想找出身體層面的問題,是否輕忽了其他層面的問題?又或者疼痛者本身最需要獲得協助的,是否有可能不是疼痛?
這樣說起來或許會讓人感覺有些矛盾,人們明明是來尋求疼痛的治療或照護,但主要處理標的卻可能不是疼痛!不過這在臨床上確實是十分常見的,人因為疼痛伴隨出現的各種狀況(如:長期難以入眠、疲勞、恐懼、其他能力喪失等),造成了更大的傷害與痛苦,這與瑜珈和佛學中提到的苦難,似乎是相映的。人生在世本來就是苦樂參雜,我們的身體也總是有各種感覺共存,有不舒服的地方,也有舒適的部位,而痛苦則常來自於我們前面所提到的認知、心態、生活型態等。
當然,處理身體上的問題是一件好事,也有機會能改善疼痛及減輕痛苦。在此,我只是想拋出一個思考,會不會疼痛者除了身體上的情況外,還有許多我們可以去觀照,可以去提供協助的部分?如果你是一位持續性疼痛遭遇者,我也鼓勵你多多觀察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和心理狀態,或許你會發現一些可以嘗試改變的地方,就算不見得會減輕你身體上的疼痛,至少能讓你的生活更舒適一點,痛苦少一點。
【推薦閱讀】
📖 學會和疼痛共處・你可以變得更強大
📖 瑜伽療癒的身心復健科學
【相關課程】
🧘♀️ Pain Care U 疼痛照護瑜珈國際認證師資培訓(7月場)
【更多文章】
Photo by Anthony Tran on Unsplash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