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病痛的治療具有整體性嗎?
這段時間陸續和幾位不同領域的朋友聊到了各種療法的觀點,世界上除了我們較熟悉的物理治療與心理治療方法外,還有許多各式各樣的療法,例如:能量療法、自然療法.....等,或是與瑜珈較為相關的脈輪療法。
我相信各種療法若是運用得當,多少會對人們產生一定程度的幫助,但我們卻時常看到了一些像是本末倒置或過度依循的狀況。每個理論或假說都有它的發展背景及追本溯源的論述,但若是太過沉浸其中,可能反而會狹隘我們的思想和接納其他方法的意願。
有時我看到人們會從脈輪的觀點來處理自身的問題,他們認為人會有所病痛或問題,是因為某個脈輪運行的狀態不佳所導致,於是便會利用精油或是某種呼吸法來改善脈輪及身心的健康(並非所有脈輪療法都採相同的觀點及方法)。我相信有許多人可以從中獲益,得到了症狀的緩解,但我想提出的思考是,如果一個人只接受這些療法來改善健康,是否會有所侷限?
假設一個人脈輪有所窒礙,會不會是因為日常生活中環境、人際互動、動作模式、心理認知與情緒......等所導致?相較於只接受治療,是否同時回到生活中主動改變些什麼,會獲得更大的效益?其實這也很類似某些人的醫療模式,好像生病了去尋求治療就好,而不是在生活中去做些改變。
我也常告訴人們,瑜珈療癒 (Yoga Therapy) 當然可以對身心健康產生助益,但是它也有限制存在,可能特別適用於某些人,但對某些人產生的幫助就相當有限。不過,我想瑜珈療癒最重要的是在傳遞一個整體的觀點,可以讓人們運用這種整體性的思維,去接受自己適合的治療方式,同時也觀照到其他不同的層面,主動在生活中調整各個面向。
我相信身心健康的促進需要從身體、心理、社交關係、作息、生活環境......等層次共同著手,很難僅從單一且被動的治療方式獲得良好改善,你覺得呢?
【相關書籍】
【近期課程】
【更多文章】
Photo by Franck V. on Unsplash
留言
張貼留言